PRODUCTS CENTER
陶瓷抗壓強度試驗機的校準周期需結合設備使用頻率、精度等級及應用場景綜合確定,核心遵循國家計量規范(JJG 139《拉力、壓力和萬能試驗機》),常規周期為1 年 1 次,特殊場景需縮短至 6 個月或延長至 2 年。
一、常規校準周期(適用于多數場景)
根據計量規范和行業慣例,不同使用頻率的設備對應基礎校準周期,具體如下:
高頻使用(每天測試≥20 次)常見于陶瓷生產企業質檢部門、第三方檢測機構,設備長期處于高負荷運行狀態,力值傳感器、液壓系統易出現精度漂移,校準周期需縮短至6 個月 1 次,確保數據準確性。
中頻使用(每天測試 5-20 次)如陶瓷研發實驗室、中小型生產企業,設備使用強度適中,校準周期按常規執行1 年 1 次,可平衡精度保障與校準成本。
低頻使用(每周測試≤10 次)如高校科研實驗室、偶爾使用的小型企業,設備損耗慢,經校準合格且后續無異常(如數據重復性好),可將周期延長至2 年 1 次,但期間需每季度進行 1 次簡易自查(如用標準砝碼驗證力值示值)。
二、需立即校準的特殊情況(不受常規周期限制)
當設備出現以下情況時,無論是否到校準周期,都需暫停使用并立即校準,避免測試結果失真:
設備狀態異常
力值示值不穩定(同一試樣多次測試結果偏差超 5%);
壓板平行度明顯偏差(用標準平尺測量時間隙差超 0.1mm);
加載速度失控(實際速度與設定速度偏差超 ±10%)。
關鍵部件維修或搬遷后
更換力傳感器、液壓油缸、伺服電機等核心部件;
設備經長途運輸或車間內搬遷,可能導致機械結構偏移。
測試結果存疑或糾紛時
檢測數據與行業標準值、其他設備測試結果差異顯著;
涉及產品質量糾紛,需通過校準驗證設備精度,確保數據公信力。
三、校準執行要求(保障校準有效性)
校準機構資質必須委托具備CMA(中國計量認證)或 CNAS(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)資質的機構,校準報告需包含力值精度、位移精度、壓板平行度等核心指標的檢測數據,無資質報告無效。
校準項目完整性陶瓷抗壓試驗機需重點校準 3 項核心指標,缺一不可:
力值精度(按量程 20%、40%、60%、80%、100% 五點校準,誤差需符合 ±0.5 級要求);
加載速度精度(驗證設定速度與實際速度的偏差,需≤±1%);
壓板平行度(上下壓板平行度誤差需≤0.05mm/m)。
校準記錄留存校準報告需歸檔保存至少 3 年,作為設備精度追溯依據,同時記錄校準后的設備使用情況(如測試樣品類型、數據偏差),便于下次校準周期調整。



